好像不再有人需要我


發佈日期:2021/05/15
  • 分享至:

20210515好像不再有人需要我.jpg

        最近聽到一位退休老師分享,自從離開教壇之後,已經越來越少人邀約他去演講或教學,報紙邀稿也變得少了,他感到很失落。因為他覺得自己還很有能力貢獻社會,還有很多知識想要傳授給下一代。他懷疑地說,是否因為他老了,所以沒有人想聽他講話,甚至覺得自己被人遺忘。不容否認,這位朋友曾經是眾人的學習對象,是學生可信賴的長輩,現在他經歷着不被注視的痛苦,這也是不少老年人的心聲,好像不再有人需要自己了。

       “接納自己”是每個人一生都要面對的生命議題,還記得兒童期,我們通過父母、老師的關愛及認可,獲得自我接納;到了青少年期,我們靠着被同儕接納,融入團體來獲得自我認同;成年後,我們常常會通過工作或伴侶來肯定自己,不少人將自己的存在建立於獲得別人或社會的認同,甚至認為這就是自己的價值。到了老年,隨着離開職場、社交活動變少,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讓人感到失去價值,加上家人未必常伴身邊,獨處時間變多,很多人到了老年才逼着開始真正面對“接納自己”的人生課題。

       一個老人若覺得自己浪費了一生為別人生活,抱怨缺乏或掛念自己一直得不到的東西,這就是無法接納自己的寫照。因為他們活在自己建構的想像世界裡,認為世界或其他人應該這樣做、那樣做,才能讓他獲得一個完美的人生。他拿着一個自己精心設計的檢查表過生活,往往會放大沒有被滿足的部分。心理學家榮格曾經寫道:“他們會帶着沒有被滿足的要求進入老年的門檻,這些要求會讓他們的眼光不由自主地回顧過去。”這真是讓人痛苦又哀傷的情緒。

       不容否認,能真正做到“接納自己”的人不是太多,讓自己以平常的心情善度老年生活並不容易。身為家人或照顧者,當我們聽到老人對生活的抱怨,察覺他們對生命逐漸失去活力的失落感,其實是很難回應的,也無法給予讓他們滿意的答案,甚至我們也會受這些負面情緒影響。照顧者要理解,“接納自己”是每個人都要追尋的歷程,正如青少年要努力練球加入球隊以獲得認同,上班族要學習工作技巧才能適應工作,每個老年人也無法假手於他人,他們必須自己經歷變老的過程。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耐心陪伴及接納他們的痛苦,對他們不指責、不懷疑、不勉強植入新的價值觀,不開心的老人才有機會跟自己的過去和好,接納失落,並創造新生。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 門 日 報



 
瀏覽次數:404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