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賢思齊


發佈日期:2020/11/28
  • 分享至:

75761606495899171.jpg  

  朋友是一個“宅男”,平常喜歡自己一個人看書,比較少參與團體活動。最近,聽說他忙於參加義務工作,周末就去幫忙包裝食物袋送給弱勢人士。其他的朋友都好奇他的轉變,還笑言以為他在義工服務中認識了異性朋友才這麼積極,他卻說自己純粹看了一個專輯,心裡很希望幫助弱勢者,碰巧同事分享給他知道“世界窮人日”的活動宣傳,他就開始了義工生活。大家都很好奇,一個專輯怎麼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呢?

  事實上,一個專輯不能改變人的性格,卻足以造成引發行為的動機。九○年代,心理學家為了解人類行為的動機,找來兩群高中生,鼓勵他們捐血救人,其中一群,在正式詢問他們意願之前,先給他們看了一些高中生捐血的照片,最後這群學生決定捐血的比率高於沒有看過照片的人接近20%(那個年代的醫療設備有限,捐血的風險較今日高很多)。這就是中國人說見賢思齊的效果。當我們知道其他人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潛意識裏面就會點燃起想要跟他們一樣的慾望,而如果正好有相似的機會,人們做出行動的機會就會提高。

  回想日常生活,其實我們也經常受類似的效應影響,讓我們自願做出更多利他的行為,或自願執行自我約束的規則,當中包括學校的公民教育、專業人士的倫理守則、宗教的愛德行為等等。見賢思齊效應的核心在於我們認為這是正確的行為,我們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一樣做正確的事情。而且,仿效團體的效果比仿效個人的效果較穩定,也就是我希望跟這些人一樣,比起我希望跟某個人一樣更持之有效。主因是當我們仿效的是某一個人,往往還牽涉到對這個人的看法及感官,對方身上是否有與我們相似的特質,我們會懷疑這個人做得到,但自己未必能做得到,對方擁有的條件跟自己不同,這也能解釋學校模範生制度主要是獎勵表現優秀者,對其他學生產生的效果則因人而異。

  值得注意,商人也非常懂得這個心理策略。“消費主義”發展出來的團購行為,標榜精明消費者,以及購買某些產品是為了關愛家人的廣告台詞,這些同樣讓我們認為團購的同儕很明智,我若加入這個團購是正確的選擇。各位親愛的讀者,在這個鼓吹消費且過度消費的年代,在做決定前,請冷靜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某些物品,避免落入了消費主義的陷阱。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563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