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理學的人都會讀心術嗎?


發佈日期:2018/06/23
  • 分享至:

讀心理學的人都會讀心術嗎?.jpg


 認識新朋友時,常會被問到從事甚麼工作?每當筆者回答是從事心理專業相關工作時,很多時對方下一句就會好奇地問:“你現在知道我在想甚麼嗎?”“您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穿我?”“我以後不可以在你面前亂講話了!免得被你看穿我的心。”筆者總是笑笑回答:“我不會讀心,但我會同理心。”

 相信類似的對話,對於心理專業界別的朋友一點都不陌生。讀心理學的人都會讀心術——就像是對心理學的刻板印象,確實讓不少同道者對這個美麗的印象有口難言。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歷程及行為的科學,透過觀察、評估和個人的陳述,推論可能導致某些想法和行為出現的原因和可能引致的結果。除了看不見的心理歷程,如性格特質、情緒反應、認知功能包括思考、注意力、創意等等之外,看得見的行為表徵也是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之一。

 您曾經試過與朋友交談時,發現對方明明在笑着,但卻感覺不到對方快樂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當中有百分之七十是經由非語言溝通來進行,意味着在整個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別人的表情、語氣和肢體語言來理解對方。隨着個人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人際間有更深的認識、個人本身的敏感度,任何人都不難察覺對方心口不一的地方。而這份察覺就是讀心術的開端,透過行為觀察,發現對方的內在情緒。當我們能覺察對方的內在需要,以關心的態度回應對方,也就簡單的掌握了“同理”(empathy)別人的能力,這份觀察力有時候會被稱呼為“讀心術”。

 人確實是複雜的,難以簡單地透過三言兩語就看穿對方。然而,心理學是了解“人”的學科,多方面研究人的思想、行為及情緒,因此修讀心理學的人或許是比較容易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但其實留心觀察旁人需要的“同理心”,是每一個人都能學習及有助提升人際關係的能力。

胡 迪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936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