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儀式感


發佈日期:2021/02/06
  • 分享至:

20210206過年的儀式感.jpg

       下周我們就要送鼠迎牛,過農曆新年。因為疫情反覆,政府呼籲大家留澳度歲。如果請你就“農曆新年”作自由聯想,你會想到什麼呢?年夜飯、利市、拜年、揮春、糖蓮子、全盒、炮仗、賀歲節目、發財就手(髮菜豬手)等等,這些我們能夠想到的食物、裝飾、聲音、活動就是過年的儀式。

       什麼是儀式?法國小說《小王子》的描述是這樣的:“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家人可能常常會聚在一起吃飯,但只有除夕夜的晚飯才會叫年夜飯;全盒也只有新年才會放滿糖果零食。新年與聖誕的裝飾更是截然不同,這些形形色色的“儀式”,讓我們知道現在是過年了。

       筆者過往對“儀式”的印象是來自電視宮廷劇,為了慶祝皇子生日,後宮忙碌着盆栽佈置、編織新衣服、壽宴的菜式、宴請的賓客、表演節目、祭祖儀式等等,生日的主角被安排參與一個又一個的儀式之後終於宣告禮成。我曾不理解這麼大費周章的儀式,有什麼功能?如今我終於明白,舉行這些儀式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取悅皇子一人,還要讓所有參與的人都知道皇子長大了,更有能力,可執掌國家的權力,一切將會逐步更替。而這些儀式不只是慶賀,也是更新的預備,象徵了新的開始。

       物質生活豐富的年代,我們或許已不覺得買新衣裳或吃年夜飯很有喜悅感,富裕家庭的小孩也不用靠儲利市錢才能買到玩具;對一些追求環保、簡約生活的朋友,可能甚至會對儀式造成了的浪費或生活垃圾感到罪惡感。在這個商業主導的社會,不少人一年到晚都是輪班工作,沒有時間與家人團聚,為了讓孩子妥善準備考試或比賽,家長也多容許孩子不參加過年節目,這些因素都讓我們過年的儀式變得越來越簡單,甚至感覺越來越模糊。少了過年的儀式,我們只是如常的度過了那幾天假期,失去過年的參與感及儀式感。然而,無論是拜年、婚禮、畢業禮等各類儀式,其實對社會的精神健康有深遠的心理意義。少了儀式,人們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活,意識不到生命不斷往前邁進的前進感,節慶儀式對人產生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當我們理解儀式的心理意義,也就明白為什麼文化底蘊深的國家會有着大小各類不同的節慶儀式,因為經過文化的洗練,千言萬語都可用一個簡單的儀式完整表達。年夜飯能讓在外工作的人暫停工作,將一年的辛苦成果與家人分享;派利市讓長輩有機會直接表達對後輩的關愛及祝福,拜年也讓我們記得長幼有序,孝愛的傳統倫理。各位讀者,我們不妨把握機會,為自己及家人好好準備過年的各樣儀式,讓我們在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了全球一年之後,迎接一個新的開始。預祝大家牛年大吉大利、闔家平安。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 門 日 報




 
瀏覽次數:375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