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業界倡規範心理輔導員


發佈日期:2019/10/13
  • 分享至:

研進灣區迎接機遇挑戰

  【本報消息】澳門心理學會與中國心理學會簽署合作協議,本澳有意引入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註冊系統,讓本澳心理輔導員自願參與,為業界提供更多選擇。

  澳門心理學會副監事長陳思恆表示,希望利用今次協議作為鋪墊,未來研究將內地制度引入澳門的可行性,進一步規範業界。陳思恆表示,目前澳門的臨床心理治療師已有規範制度,由衛生局規管,但部分在學校或社區工作的心理輔導員,暫時沒有規範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今次合作主要針對心理輔導員,以協議為起點,研究引入內地制度規範本地輔導員的可能。


拓多方合作空間

  她稱,措施在內地獲廣泛認受,在業內普遍獲認可。措施落實後會以自願方式讓業內人員參與,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選擇。今次合作只是開始,未來準備與灣區業界合作,但仍要視乎政府政策及各種條件配套。希望未來與內地、香港及台灣有更多合作空間。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韓布新介紹註冊系統時指措施在內地行之有效,整個系統分為助理心理師、註冊心理師、註冊督導師三個等級,就業界的水平和倫理標準作規範,相信措施亦能適用本澳。期望透過合作協議,讓澳門業界有所裨益。

  談到澳門心理學業界的發展,陳思恆指,隨着社會經濟發展,澳門的心理學業界不斷擴展。澳門大學自二○○二年開始舉辦心理學系課程,本澳心理學從業員由回歸前約三十名激增至近期的三百多人。目前至少有三間大專院校設有心理學系課程,當中包括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可見社會重視心理學。


澳人求助羞恥減

  除此之外,在政府、學會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一般市民對心理、輔導、社工的工作有較深的認識,求助的羞恥感減少,與回歸前相比接受度有所提升,不過仍有進步空間。

  至於未來發展,陳思恆認為,灣區的發展空間令市民面對機遇與挑戰,生活的改變令社會壓力增加,人們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心理學專業可在這段時間發揮作用,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服務,減輕生活壓力,適應大灣區的發展。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696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