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成年子女的挑戰—親職角色轉變


發佈日期:2023/10/21
  • 分享至:

33591697822307218.jpg

     張媽媽的女兒在國外攻讀音樂博士學位,父母記掛女兒一個人在外,特別安排了假期去探望她。張媽媽心裡只想煮幾餐飯給女兒吃。可惜一個禮拜過去了,女兒只有一天跟父母吃飯,其他時間都在忙。張媽媽問女兒可否留一點時間在家?女兒回答:“其實你們可以去玩,不用每天在家等我,這樣我會有壓力。現在正好是我最忙的時候,大家都為了音樂會排練,我真的不能缺席。”張媽媽聽了心裡很難過,雖然她也理解女兒很忙,但自己一心只想幫女兒,卻沒想到為女兒帶來壓力。各位有成年子女的父母,是否也遇過類似的情境,沒想過自己默默付出,反變成子女的壓力?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子女從出生開始,入讀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之後,便就業及成家,父母的角色隨着子女的成長而不斷轉變。由於人都是不喜歡轉變,特別是不喜歡失去已經擁有的人事物,所以當我們面對失去,情緒上會難過,行動上會抗拒。

       其實,父母的角色及職份,會隨着子女成長而不斷改變。只是在子女學齡階段,父母主要的角色轉變不大。都是協助子女成長,所以失落感並不大,不少父母還會對青年期子女開始獨立自主而感到自豪,例如子女能夠幫家人規劃旅遊路線、自己煮食等。

       仔細回想一下,其實孩子第一次入學時,父母已經歷過一次角色轉變。嬰幼兒期的子女,對父母的依賴是百分百的,嬰兒不能獨立於父母生存。當孩子第一次入托兒所,親子雙方第一次經歷分離、焦慮,孩子在教室哭,父母默默離開教室偷偷在外面看……親子雙方心底裡都明白,百分百互相依賴的關係將會轉變。孩子一旦開始入學,就不會如嬰兒期般依賴父母。如果父母不去接納這份失落,抗拒角色轉變帶來的不安及挑戰,就會一直把孩子當成嬰兒般照顧,容易變成“怪獸家長”,孩子難以健康地發展獨立自主的能力。

       張氏夫婦對女兒的愛是不容懷疑的,只是適逢成年女兒正專注着自身發展,同時努力嘗試開展生活的新角色。成年子女對父母的需要與學齡期不同,幾乎不需要父母實質的協助或照顧,卻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及心靈上的支持,遇到挫折時能獲得父母的擁抱。所以,當女兒正努力邁向成熟時,張媽媽卻待她如小時候般在家煮好飯等她回來,這份矛盾情緒一下子說不出來,就成為她口中的壓力。

       不少父母在面對熟齡子女時,都經歷想接近又不敢靠得太近,想關心又怕對方拒絕的心理衝突。父母內心很難受,甚至有些人會不斷責怪或反省自己是否做得不妥當,心裡滿是委屈。這種情況,不僅讓日漸年邁的父母懷疑人生,如不及早處理,還會使親子關係疏離。如果我們能從親職角色轉變來看上述的故事,就不會落入指責某一方的偏見。親子雙方也更容易地理解對方,妥善去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更好地接受及適應角色轉變帶來的挑戰。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 門 日 報



 
瀏覽次數:181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