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應對


發佈日期:2018/04/28
  • 分享至:

冷靜應對.jpg

 阿惠平日騎電單車上班,日前發生了交通事故,幸好及時躲避只是擦傷,但肇事車主很兇悍,見阿惠沒有大礙就開始罵人,責怪阿惠開車技術不好,加上意外發生時交通繁忙,阻礙大半條馬路,車輛的喇叭聲讓現場的氣氛很緊張。阿杰一如往常早晨出門去上班,卻不巧遇上電梯大停電,連後備燈及通訊都失靈,阿杰一個人在漆黑的電梯中被困了一個小時才獲救。不知各位讀者,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面對突如其來的情境,感到束手無策或驚恐不已呢?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在危機中冷靜應對。

 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或許你奇怪為什麼有些人總能冷靜應對?其實任何人都有能力在危機中保持冷靜,只要具備安全知識、支援網絡、心理素質。然而,這些冷靜因子全部都不是危機當日才出現的靈丹妙藥,而是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個人資源。

 安全教育是有關安全的教育,內容一般會包括哪些活動或事物具有危險性,常見事故的起因、如何預防事故發生以及事故時的處理等,除了學校常識課程、職業安全教育、新聞或媒體都能獲取相關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人們處理危機及分辨危險的程度。支援網絡指的針對某些情況能給予協助的人或組織,舉例來說,一般人的情緒支援網絡是家人及朋友,但如果患上情緒病則支援系統就是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及醫生;家裡的電器失靈,一般情況可由熟悉機電的家人解決,但情況嚴重時的支援者就是水電行。阿惠發生的是交通意外,支援系統是交通警察及救護員,阿杰被困電梯,支援者是消防員、大廈管理員及電梯維修人員。遇到危機時,我們要知道怎樣聯繫支援系統,包括打什麼電話、找什麼人,怎麼清楚說明自己的情況及需要,如果當下自己沒有辦法聯繫,也要提醒身邊的人盡快給予協助。

 冷靜的心態奠基於上述安全教育的知識及支援系統,一般而言,恐懼的情緒來自未知的情況及失控的場面,所以當我們能對當前情況的危險程度作出理性的評估,已能大大降低倉皇失措的感覺。另一方面,透過自我覺察及自我對話也有助穩定情緒。面對危機的生理反應是腎上腺素快速上升,導致心跳加快、肌肉緊張、整個人在高警醒戒狀態,以便應付及處理外在的壓力或威脅,當我們察覺到這種反應時,嘗試透過調整呼吸的節奏紓緩壓力,而在問題未能解決前,嘗試進行自我對話,特別要根據安全教育的知識及支援系統,向自己報告目前的情況,並用同理心做出自我安慰,鼓勵自己可以嘗試忍耐以等待救援。

 我們總不希望遇到危機,但危機卻每天都發生,有效應對危機的心理準備是十分重要。充足的心理準備可驅使我們正視困難,積極地計劃和執行合理的應變措施。各位讀者,防患於未然,平日不妨多增加自己安全教育的知識及建立支援網絡,讓自己可以冷靜應對突如其來的情況。

德 蘭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534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