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我


發佈日期:2021/03/20
  • 分享至:

20210320童年與我.jpg

        阿明與筆者談到,他不滿意自己有時候太懦弱,家人也覺得他太膽小。他覺得自己面對的人或事,可能有威脅或造成不安的時候,通常會選擇離開及逃避。儘管他承認這些情況並不危險,甚至認為自己應該接受挑戰,例如在開會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太累時拒絕參加朋友的聚會等等,但最後他總是放棄表達,選擇自覺安全的方式,但心裡又會責怪自己怎麼這樣膽小。各位讀者,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呢?

       與阿明詳細討論的時候,筆者協助他把上述“害怕”的情緒,跟自己分離,當“害怕”獨立出來,它的感覺已形象化地變成了一個小男孩,並訴說了他的故事。

       “害怕”憶述了兒時被高年級學生欺負的經歷,當年小息時他在球場玩足球機,有兩個很高大的同學走近他,示意要讓給他們玩,但個子矮小的他並不同意,兩個高大的同學便把他推到牆角恐嚇。由於當時周圍沒有人可以幫忙,他非常害怕。事隔多年,“害怕”總是自責為什麼要反抗,為什麼不是讓給高大的同學玩就算了。

       從小到大,我們多多少少都經歷過被欺凌,無論是上述阿明被高大的同學恐嚇,或是如被熱情的老闆逼迫下購物,接受不禮貌的對待,又或者背黑鍋“食死貓”,這些不好的經歷,都可能影響我們日後的決策行為。

       通過“害怕”的幫忙,知道了阿明過往的不愉快經歷,對於阿明平日不敢表達意見,不拒絕別人的行為也多了一分理解。但這已過去的事,我們又能怎樣從中解套呢?

       我們之所以受到過往經歷的影響,主要是我們還停留在當時恐懼及震撼的環境裡面,而讓我們產生矛盾情緒的原因,是因為用成人的眼光去指責當時年幼的行為表現,批評或責怪自己怎麼不能作出退讓或直接離開。與此同時,我們也批評目前的自己,怎麼不能勇敢起來。從童年不愉快經歷中解套的關鍵,是接納及同理年幼的自己,理解當時的恐懼及害怕,甚至回到當時的情境中放聲大哭,嘗試發掘及認同年幼的自己曾作出過的努力。然後感謝童年的經歷,幫助我們學會分辨危機,最後告訴自己已長大成人,可信任自己,現在的我更有能力作出判斷,也有能力分辨危機程度,甚至能找人幫忙。這是一個自我探索及心靈治癒的過程,或許未必在短時間就能完成,但只要我們願意探索及接納,必定會朝向更圓滿的生活。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 門 日 報



 
瀏覽次數:370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