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


發佈日期:2021/03/06
  • 分享至:

20210306寬恕.jpg

       阿強加入新部門已半年,不知什麼原因他覺得自己被人排擠,同事相約出外吃飯或叫下午茶一定沒有他份,但若要做粗重事務如搬運東西等,就叫他一個人去負責。阿強的心情從疑惑到憤怒,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總被針對。阿美突然接到電話,得知三歲的孩子進了醫院急診,原來工人姐姐不小心讓熱水燙到孩子,阿美氣急敗壞,要立即解僱這外傭,因為不能原諒這家傭粗心大意,造成孩子皮膚一輩子留有疤痕。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事情,讓我們覺得備受傷害,也難以原諒傷害我們的人,甚至隔了好久仍感覺義憤填膺。

       今天,就與各位讀者討論一下“寬恕”。

       美國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與Peterson將多達二百多種關於人性正向特質歸納成六種美德,包括智慧與知識、勇氣、靈性及超越、仁愛、公義和節制,其中“寬恕”屬於“節制”的美德,寬恕是以慈悲來對待做錯事或對不起我們的人。當我們受到欺負,感到委屈時,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要饒恕他們,恨不得加害的一方經歷失敗或受到教訓。這些念頭或行動,就是報復,但報復是一種惡性循環,互相報復就沒有止境。人與人、組織與組織、國家與國家的世仇就是這樣產生的。以個人而言,不能寬恕別人,也會讓我們總是帶着負面情緒,包括怨恨、苦澀、憎恨、憤怒、恐懼等。但“寬恕”能讓我們從這些負面情緒中,獲得釋放,並且中斷惡性循環,讓雙方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很難原諒對方,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們會把焦點放在他人的過錯上,找不到理由支持我們要原諒對方的錯失,甚至幻想傷害我們的人受到懲罰,心裡才會感到舒服。

       事實上,當我們重複想着受傷的經歷,計劃着向對方報復的行為,我們的心情一直都不能平伏,甚至晚上也難以入眠。確實,原諒別人的錯誤並不容易,但寬恕是對自己的一份慈悲。當我們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拆開“恕”是如心,所以寬恕是叫我們把眼界放寬,不要只執着於一個角度去看事情,當看事情的視角更多,心也就更寬,生活也就如意了。

      有時候我們會說,“忘記這些不好的事情,寬恕對方吧!”其實,當我們真的能忘記不好的事情,根本也不需要寬恕,因為這樣已不影響生活。但如果寬恕後就忘記不好的事情,也讓我們無法累積經驗,當再經歷類似的事情時,仍然會受到傷害(例如需要尋找有經驗的人照顧孩子)。所以,寬恕不等於忘記,只是給自己再次開始的機會,以慈悲而非報復的心態,對待曾傷害我們的人。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 門 日 報




 
瀏覽次數:412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