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的背後


發佈日期:2020/09/19
  • 分享至:

54431600448065015.jpg

  

  一對夫妻與筆者談到婚姻中的爭吵,太太希望先生出差的時候,可以電話不離身,以便可以隨時找到他。可是,先生每次出門後,就將太太的要求拋諸腦後,不是把電話開了靜音,就是跟同事吃飯時沒有聽電話。好多次太太只好打電話給先生的同事找他。但先生覺得太太通過同事找他,感到尷尬;太太卻抱怨先生不像婚前般愛她。各位讀者,類似的故事你恐怕不陌生,你怎麼解讀太太及先生的心理需求呢?

  筆者細問太太,為什麼特別在先生出差的日子需要隨時找到他?又是什麼情況急到讓你一定要找到先生為止呢?太太怯懦的表示,每逢先生出差在外過夜,面對空蕩蕩的家她特別覺得害怕,況且沒有熟悉的朋友或親戚住在附近,如果自己一個人遇到什麼困難,也沒有人可以幫她解決,所以一定要隨時找到先生才有安全感。先生也發表想法,他表示太太透過同事找他,讓他覺得很沒有面子,更覺得不被太太信任。說到這裡,夫妻開始為自己辯護,太太抱怨:如果不是你沒接電話,我也不需要打電話給你同事,況且出門前你曾經答應我一定接電話的;先生抱怨太太不理解在外出差與在辦公室不同,白天開會要將手機開靜音,到晚上就與同事吃飯喝酒開心,回到酒店就想立刻睡覺,手機不會時時在身邊。故事到此,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人的心理需求。

  太太有安全需求,但她將安全感的來源放在另一個人身上。在這個案例中,當先生的行為如太太期望般發生,她就會告訴自己很安全;相反,當她感覺安全感的來源不穩定,就立即出現安全危機,為了要處理危機,就可以突破很多限制,包括厚着面皮打電話給先生的同事。

  表面看來,先生有自由的需求,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解讀不完整,甚至容易讓夫妻雙方陷入為了爭取自由而分開的困窘。筆者認為這位先生有自主的需要,他需要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所以當有人對他提出要求,先生不由自主地就產生了對抗心態,有意識無意識地不想遵守規定。當其他人(同事)發現他沒有自主性,似乎處處被人管着,他的對抗心態便會升級並轉化成憤怒的情緒。夫妻兩人只是透過這一幕情景,向對方透露着自己也沒有察覺的內在需求。

  無論是心理學家或宗教大師,都強調安全、自信、平安及愛等基本心理需求要向內心尋找,不能轉求他人。這樣的爭吵,只是提醒我們必須認真又溫柔的探詢內在真正的需求,釐清自己的恐懼是什麼:害怕失去控制?害怕不被接納?害怕被遺棄?這往往不是容易解答的問題,必要時可找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幫忙,避免這些問題持續困擾而為自己的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565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