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正常”的心靈


發佈日期:2019/09/14
  • 分享至:

  1597560977127040.jpg

  近月有不少讀者來信,詢問自己或身邊人的情況是否屬於患上“精神病”。其實心理專業人士也難透過文字描述給予意見,必須要與當事人親身接觸才能分析。倘若涉及精神病診斷,更需交由精神科醫生評估診斷。任何人士在未有專業評估診斷之前,只單憑片面資料就斷定某人有或沒有精神病,那多是不客觀及不專業的猜想。

何謂心理正常?

  在心理學與精神健康的世界裡,比起“正常”與否,更適切的說法是有多“健康”,而且有着不同程度的狀態,會因應時間與環境而改變;例如星期一與星期日的早上,人的精神狀態就已很不一樣。相對客觀的指標,是某人的精神狀態對其生活功能、學業、工作、社交、自理等各方面的影響。同時,亦要細心考慮其他因素。例如一個人因為太擔憂陽光會曬傷自己而避免出門,可能他的焦慮程度偏高,比大部分人都更擔心自己會受傷,以致影響生活工作,這樣就呈現心理亞健康狀態。然而,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個人的生理狀況與常人有別,皮膚非常敏感,必須適當調整與安排才能出門,那麼他的憂慮,更多可能是愛護自己身體的一個合理表現,而不是心理有困擾。

為何某些人較易患精神病?

  不少研究顯示,少數族裔、新移民、低收入人士、同性戀者、跨性別人士等族群會出現較多心理問題,其中一個主因是在成長與生活裡,他們得到的權利、機會與資源都較少,面對的困難與不友善的對待都較多。如果一個人的權利受到保障,生活在公平及平等的環境,心理困擾會較少,整個社區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都會下降。性別取向或種族差異是社會多樣性的展現,並非心理障礙的原因。但是當一個人長期生活在逆境中,又被不友善的對待,就容易患上情緒或精神病。

何時需要求助?

  痛苦從來是主觀的感受,我們很難真正知道別人有多困擾,即便當事人亦未必能察覺自身的心理需要。比起有沒有“生病”,我們更應關注的是精神健康狀態與日常生活。如果心事重重、開始失眠、集中力下降、無精打采、對生活感到迷茫、多疑、與人衝突較多,甚至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念頭時,這就必要尋找專業人士幫忙提醒。渴望被聆聽,被明白及被看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人性需求,找人談談是幫助自己生活得更輕鬆、更健康,何不試試呢?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503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