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的心理意義


發佈日期:2019/08/31
  • 分享至:

1597560701766466.jpg  

“喪禮”除了給人悲傷的印象,一般人對喪禮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恐懼除了來自對死亡的害怕,還包括對喪葬儀式及各類禁忌的陌生感。筆者最近參與了一場喪禮,內心有一番體會,在此與各位讀者分享。

  正如成年禮、畢業禮、婚禮等,喪禮也是一個儀式。儀式對不少實用主義者而言,看似多餘或無用,但綜觀古今文化,無論東方或西方的文明發展史,都充滿了各類儀式。儀式除了具有文化意義,其實也富含了心理意義。舉個例子,大學生完成學業後便投身社會,不少人在畢業前已開始工作,但只要還沒畢業就仍保留着學生身份,唯有在畢業禮帶上方帽、穿上畢業袍接過畢業證書,再拍上幾張畢業照後,我們才深刻地確認自己已經畢業。這份確定的感覺,包含不再是學生,同時也公開承認自己成為職場青年的新身份。婚禮的概念也相似,在親友公開見證下,兩個人許下承諾,加上簽婚書、交換戒指等的儀式,當事人及參加者都確認了一對新人的婚姻盟約。

  雖然喪禮的主角是亡者,靈堂中央放上遺照,大家都為了悼念亡者而來,但喪禮真正服務的是亡者的親友以及參加者。無論中式或西式喪禮的心理意義都是哀悼,藉由儀式可以讓我們表達思念、悲傷及不捨的情緒。在喪禮中,我們可以放聲哭泣,悲傷的情緒將獲得支持。出於不捨的情緒及對死亡的未知,我們希望親人在死後仍一切平安,加上親友還有希望為亡者做一些事的心態,所以無論是中式的超渡儀式或西式的彌撒,其中一個目的都是祝願亡者一路好走。在中式喪禮中,我們常見親友會幫忙摺金銀衣紙燒給亡者;在西式喪禮中,親友會唸特別的經文來祈禱,這些其實富含哀傷療癒的功能,透過摺衣紙及念經的過程,我們開始將哀痛的情緒轉化成祝福,出殯儀式中的瞻仰遺容及蓋棺,就讓親友再次確認亡者離世的事實。到最後的下葬或火化儀式後,整個喪葬便完結,象徵着逝者已去,所有人都要開始面對及適應新生活。

  哀悼並非一剎那的接受或痛哭,哀悼是一個過程,包含四個任務:接受失落的事實、經驗悲傷的痛苦、從新適應一個逝者已經不在的新環境、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生命中。這些任務,一般會按順序完成,但有時會交雜。參加完整的喪禮,一般可以讓親友完成首兩個任務,但隨後的任務往往要靠與親友彼此鼓勵支持才能完成。如果喪禮後仍久久不能適應新環境,很可能是因為前面的任務還沒完成,或許需要更多表達思念的機會。面對喪禮,或許我們還是有恐懼的心情,盼望各位讀者明白喪禮的心理意義後,能讓各項儀式妥善發揮它的功能。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483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