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幫忙嗎?


發佈日期:2019/07/06
  • 分享至:

  

2811562346741593.jpg

  阿強買了新屋,近日上網購入幾件時尚家具,但需要自己組裝,因為不想麻煩別人,阿強一個人從開箱、扭螺絲到拼湊都自己完成,可是他腰部卻拉傷了。經醫生診斷,他需要休息兩個月,不可搬重物;阿英每年都做身體檢查,最近一次體檢發現有個良性腫瘤,醫生建議她進行外科手術切除。因不想麻煩別人,阿英自己一個人搭巴士去醫院,並且一早請護士安排好術後的飲食,還有約好計程車接她出院。各位讀者,可能會覺得阿強及阿英太強勢又太固執,如果請家人或朋友幫一點忙,或陪伴一下不是更好嗎?雖然,我們這樣評論他人不是太好,但回想自己,例如平日中午想找同事幫忙買飯盒、想要找一份文件或打電話詢問訊息等,平常也習慣開口請人幫忙嗎?調查顯示,原來無論大事或小事,大部分人都不習慣開口請別人幫忙。

  社會心理學分析,影響我們是否願意請人幫忙的意願,在於人們怎麼解讀別人的幫助的行為,還有怎麼解讀自己需要別人幫忙。阻礙我們找人幫忙的最大理由是“不想要麻煩別人”,這個想法意味着當我要找人幫忙的時候,表示我有麻煩了,進一步解讀就可能包括了我的能力不足,我出了問題等。當我們有這樣的假設,解讀別人的幫忙就可能變成讓別人知道我的能力不好,甚至讓別人發現我的弱點,隨之而來的推論就可能演變成提供協助的人是“為了自身利益”才幫忙,例如讓受助者欠一個人情,或者提供幫助是為了避免受能力差的同僚影響工作進度。上述思考邏輯或許正正能解釋現代社會不斷發展出各類花錢的服務,為的就是讓人們免去找人幫忙的困窘。不能否認,上述的想法比我們想像得更經常出現,不少人寧願付錢給陌生人,都不好意思開口請親戚朋友幫個小忙。

  雖然我們不想求別人幫忙,但是相對地,一般人卻很樂意提供幫忙。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當我們幫助人的時候,會有開心的感覺。另一方面,按照上述的邏輯,由於一般人不願意找人幫忙,所以當有人向我求助,就格外顯出求助者與我的關係不平常,對方必定很信任我,並且認為我有能力幫助他。我也特別希望能幫到對方。有關求助及幫助的內心情節,雖然看來複雜,但是如果我們明白,一般情況人們都樂意提供幫忙,特別是與你關係親近的人,未來當我們有需要時,不妨放下心理包袱,嘗試開口請人幫忙,即使對方真的拒絕,那也應該只解讀對方認為自己能力 / 時間 / 機會不適合,所以無法提供協助,切莫過分解讀對方的動機。尋求協助不代表自己是弱者,找人幫忙不單能解決自身需要,營造互助的人際關係更是和諧社會的根基。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來源:澳門日報



 
瀏覽次數:528

回最頂